2005年5月,由顾颉刚先生创始的《古史辨》繁体横排16开修订本由海南出版社出版。
一九二六—一九四一年出版的《古史辨》七册是古史辨运动标志性出版物,顾颉刚先生由此创立了古史辨学派,《大英百科全书》有专门词条。作为“中华民国学术史上的一部分的‘史料汇编’”,“古史辨的意义是企图发现中国上古史的正确观念的总集”。《古史辨》编著于兵荒马乱的民国时代,1949年后仅据铅印本影印过两次,一直没有修订。海南出版社这次推出的16开横排繁体新版,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重点课题整理成果,海南省“十五”重点出版选题,由该所吴锐研究员主持修订,湖北民族学院王新勇教授协助。新版不仅根据顾颉刚手批本和修订者的判断修订错讹上千处,而且将影印本删去的彩色、黑白插图补上,连初版的老广告也附录在新版书末,忠实地保存了老版本的原貌,包括旧版的字形,如眞、減、曾。难字均由专家造字,全书没有一个手写字。插图、表格大多重新制作。第七册新增顾颉刚1940年序和1969年批语,均为首次发表。新版首次摆脱铅印,首次电脑排版胶印,保留繁体字、专名号、波浪线书名号,原来文内、文末的注释统一为脚注,以便阅读。新版将取代旧版成为学界新的引用标准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