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统的建构与朱子在宋明理学中地位的衡定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刘述先
朱熹的理学思想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杨国荣
“知在先”与“行为重”:朱熹知行观探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魏义霞
朱子宗教思想及其影响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张进
论朱子思想的宗教性与超越之维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田智忠
朱熹出入佛老的原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史向前 秦皖新
朱熹“理一分殊”视野下的《西铭》诠释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王广
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朱熹新民思想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谢晓东
论朱熹对韩愈的接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查金萍
南宋理学三贤:朱熹、张栻与吕祖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吴莺莺
“践履”与“涵养”: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傅志明 吴树勤
“昔岁调饥政”,为宋祚长治久安计——朱熹与梁克家关系考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林振礼
宋明理学第四系的形成与发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张昭炜
江西朱子后学群体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周茶仙
地域、家族与学术交流网络:朱子后学集团的形成——以介轩学派为中心的考察…胡荣明
新安理学及其现代价值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王国良
朱子徽州弟子及其思想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解光宇
韩愈、李翱知行观比较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张培高
胡安国“借天为说”的“灾异”谴告思想阐释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张中原
杨万里学术思想与朱子学的关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曾华东
理学视野中的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林玮 刘思宇
陆王心学与朱学哲学范型流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沈时凯
论蔡元定用理学思想对堪舆术的改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傅小凡
理即事,事即理——真德秀理事观及其影响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朱人求
黄榦讲学地点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方彦寿
明代醇儒胡居仁的教育生涯与教育思想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冯会明
王阳明书艺之阳明理学精神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杨硌堂
元季隐士杜本理学思想探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陈国代
儒家心性与事功之间:唐甄“悦入”之道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雷扬 刘方玲
李珥对朱子学的继承和阐发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张品端
古史学家崔述的疑古儒学思想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陈寒鸣
唐君毅的“道德自我”与“道德意识”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赖功欧
“仁”之初与“仁”之真谛——论先秦儒家的“内圣外王”之道……………郭淑新 王鹍
南齐《礼》学家楼幼瑜事迹考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程继红
南唐庐山国学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徐晓望
元代“四书”学著述举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杨昶
《水浒传》中“替天行道”的天命思想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林海极
《朱子家礼》与沙溪金长生的礼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韩国)赵骏河
治家与治国:两“朱子家训”漫议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徐日辉
徽商会馆祀朱子释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方利山
祖先·祖籍·宗祠——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余达忠
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朱茂男贺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朱茂男
|
|
朱子学刊
第十九辑
(2009年第1辑)
《朱子学刊》编委会编
主办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上 饶 师 范 学 院
主编:姜广辉 吴长庚
副主编:徐公喜 诸伟奇
黄山书社2010年6月出版
ISBN:9787546114224 |